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排污许可管理办法》《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要求,排污单位需依法开展自行监测,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原始记录保存至少5年,篡改或伪造数据将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小编总结了下面这些实用办法,供您参考:
一份监测方案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确定监测点位:明确废气、废水等有组织排口,厂界无组织排放(如VOCs逸散、粉尘)点,噪声监测、地下水监测井的点位等,需在厂区平面图上标注具体位置及编号。
2.确定监测项目与指标:明确需监测的污染物种类(如COD、氨氮、VOCs),注明各污染物对应的排放标准限值。
3.确定监测频次与时间:按排污许可证要求设定(如废水月度监测、废气季度监测)。
4.确定监测方法与技术规范:明确采用的国家标准方法(如HJ 75-2017固定污染源烟气监测技术规范)。
以上内容均可以在《排污许可证》上查到,但如果生产工艺或污染物种类变更,需及时修订方案。
一般企业会委托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审核监测方案,并按要求开展监测,以确保符合《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及地方标准。这里的关键在于选择一家靠谱的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可以按照“三查、三注意”的办法加以判断。
一查CMA认证:核实证书有效期及附表是否涵盖所有监测指标(如废水、废气、噪声)。二查人员能力:采样人员、检测人员须经过第三方单位培训授权,现场配备安全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护目镜),不得使用外包人员。三查设备力量:采样设备、检测设备等须经过校准并取得校准合格证书。
再提醒你三项注意。一要注意分包管理,有的第三方因部分检测资质能力欠缺,需要分包至有资质的机构,这时你一定要注意检查分包方是否真的具备相关资质,并严禁再次转包。二要注意合同关键条款,要明确监测点位、频次、方法标准。三要划分清楚责任,第三方要对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若因操作失误导致企业被处罚,需承担赔偿责任。
虽然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机构了,但建议你还是要上心做好监测质控,以免被坑。
1.采样结束后,要求第三方7—10天内出具报告初版,收到检测报告时,仔细核对报告中天气信息、检测方法、检测点位、采样点位、采样时长、检测采样设备有效期、空白样品、质控样品等信息。
2.对报告中数据有疑问时,可以要求复测,也可通过派发盲样的方式来考核第三方的技术能力,报告确认完毕后须让第三方单位提供盖章版报告原件及采样检测原始记录表单的复印件并保存至少五年。
拿到监测报告后,还需要做2件事。
1.合规上报。定期在“全国污染源监测信息管理平台”上传数据,提交季报/年报。突发排放数据超标情况下,立即启动预案,如停产检修、启用备用治污设施,24小时内向属地生态环境部门报告,说明原因及整改措施。
2.内部优化。通过监测报告,能看出很多门道。举个例子,如果你企业的地下水监测数据虽然达标了,但对照环评监测数据,明显有恶化趋势,那么你就要当心是否有渗漏。再举一个例子,将监测数据与生产日志结合,查看在不同工况下,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效率如何,进行微调以确保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