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办理环评(环境影响评价)是项目建设前的重要环保手续,合规操作能避免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环评的基本要求与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照本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不办理环评手续的后果包括被责令停止建设,处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即使材料齐全,某些情况也会导致环评审批“卡壳”。常见原因包括
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应进入园区的项目未进入园区(特别是涉VOCs排放等有明确要求的项目)
环境防护距离不符合要求
治理设施不完善或不能稳定达标排放
项目与园区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不符
位于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且排放污染物
通过验收并非终点,而是日常合规经营的开始。企业还需:
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
按时完成排污许可证的申领、续期。若企业应申领排污许可证但实际只做了排污登记,需要先注销排污登记,再申请排污许可证
妥善管理环保档案,包括环评报告、批复、验收报告、监测报告等
若项目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等发生重大变动,必须重新报批环评文件
办理环评是一项专业性强、法规要求严格的系统性工作。对于编制报告书或报告表的项目,强烈建议委托有资质、经验丰富的第三方技术单位协助,他们能更好地把握政策、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