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应急物资库是企业安全的"急救箱",平时可能觉得占地方,出事了就是救生圈。
1、物资筹备:按照《企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企业风险评估报告》《企业环境应急预案》《企业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上的要求,一项项地做好物资准备。要准备的物资一般包括污染源切断、收集、控制、降解类,安全防护类,应急监测设备,通信指挥类等,各类推荐的物资清单,放在文末了,请拿去使用。
2、库房建设: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的建设标准,可以参照国家或地方应急物资库建设的标准(例如:湖北省2024年刚实施的《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规范》DB42/T 2151—2023)。一般来说,需避光、防潮、防高温。
3、分区存放:特殊物资储备库满足相关行业要求,需要分区存放。举个反面教材:某厂把酸中和剂和碱中和剂混放,差点引发二次事故。
1、设置AB角管理员:确保24小时能打开库房,应急时刻找不到钥匙,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2、建立物资台账:可利用Excel表格,记录物资名称、型号、数量、有效期、维护记录,保存≥3年。
3、季度物资盘点:盘点时建议按照物资数量是否齐全、物资存放是否合理、物资是否在保质期内、物资是否能正常使用这4个方面详细盘点。小编曾遇到台账显示30套防毒面具,实际只有28套,竟是保洁阿姨当“防尘口罩”顺走了2套;也出现过应急手电筒没有电;气体检测仪损坏等情况。
4、信息化管理:有条件的可以采用信息化管理,给灭火器、气体监测仪贴NFC电子标签,手机碰一下就能查看维护记录。去年环保检查时,小编3分钟就调出了所有设备的校验报告,把检查组的姑娘都看愣了。
每半年搞次"盲演":随机设定泄漏场景,要求10分钟内配齐处置物资。每次演练你都可能发现问题,比如应急队员竟然找不到pH试纸,后来发现被实验室借走没归还。很多企业的应急物资库,会分布在各个生产区域,这就更需要演练来提升联动能力了。